诊家正眼:[明] 李中梓-中医经典古籍脉诊传世著作

书籍简介

《诊家正眼》共分上下两卷,明·李中梓(1558~1655年)著,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后由李氏门人尤乘增补,并于清康熙六年(1667年)将本书与《本草通玄》、《病机沙篆》合刊为《士材三书》。

上卷39篇,统论脉学的基本原理、基本知识及其临床应用。详细论述了诊脉的部位、时间、方法、注意事项及各部位诊脉原理,分析了五脏平脉、病脉、死脉、真脏脉、怪脉、神门脉、反关脉、冲阳胃脉、太溪肾脉的临床应用和29种病证的宜忌之脉,并强调脉诊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而异。

下卷29篇,载28脉和脉法总论,依次论述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、虚、实、长、短、洪、微、细、濡、弱、紧、缓、弦、动、促、结、代、革、牢、散、芤、伏、疾28种脉象,每种脉象均列体象、主病、兼脉,再详加按语,对诸家学说进行评述,尤其对高阳生所撰的《脉诀》着重进行辨误批驳。其书名所谓“正眼”者,即寓有去伪存真之意。“脉法总论”以表里、阴阳、气血、虚实为纲概括脉象。

本书版本有两大体系:一类为原刻本,如清顺治十七年庚子(1660年)二雅堂刻本(简称顺治本)、清康熙六年丁未(1667年)世美堂刻本。另一类为《士材三书》本体系,如清康熙四十九年戊子(1708年)东溪堂刻本、清雍正六年戊中(1728年)刻本、清光绪十三年丁亥(1887年)上海江左书林刻本、清经纶堂刻本、1918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等30余种版本。经与原刻本对照,有尤乘增补的内容。

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. For more related info,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.

脉之治乱,生死攸分,讵云渺事,故《内经》云:微妙在脉,不可不察。自非深心精讨,未易入其阃奥。西晋王叔和集轩岐以来诸家名论,撰成《脉经》十卷,真可为万世指南。顾其文辞古邃,解之不易,诵之殊难。迨于六朝,有高阳生者,作为《歌诀》,伪托叔和之名,实与《脉经》大相刺谬。以其辞义肤浅,俗学便之,遂使伪诀满天下,脉法且晦蚀矣。虽辟之者,代有其人,奈习之日恬不知改。余用究心于今古脉书,详为征考者四十余载,见地颇定,汇成是帙,较之曩刻差有进焉者矣。句句推敲,字字审确,凡前人未当之旨,本经言以正其失衡至理而简其讹行,使千载阴霾一朝见,睹从前泊于邪说者,今日始反正矣。颜曰:《正眼》,俾遵道者,无歧途之惑,庶乎为叔和之忠勋,后学之标的云尔。

云间李中梓士材甫自识

尤序

天下操生杀之权者,惟君与相耳!乃权位而外,又有医士焉。人知君相不易为,不知医士尤不易为。盖君相之生杀人也,其道显而共闻;医士之生杀人也,其道微而难辨。其难辨者,何哉?脏腑在内,以三指测之,稍有谬误,生死攸分。故昌黎有云: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,察其脉之病否而已。脉不病,虽瘠不害;脉病而肥者,死也。西晋王叔和氏,所著《脉经》,其理玄微,其文古奥,读者未必当下了彻,以致高阳生伪诀得以行于世,而实为大谬。士翁李夫子,以良相之才,而屡困场屋,数奇未遇,旁通岐黄之术,遂登峰造极,足以继前贤而开后学。著为《正眼》一书,真暗室一灯,与王叔和《脉经》并,不朽于霄壤间,孰谓良医之功不与良相等哉!向有原刻,惜乎散失久矣,今余稍订鲁鱼玄豕而付之剞劂氏,使遐陬僻壤咸得私淑李夫子,读其书而悟其理,固以大其用,而医士之不易为者,可共为焉,岂不甚快!刻既或,因为跛此数语。

庚子八月门人尤乘生洲氏识于世美堂

重订《诊家正眼》序

夫人脏腑气血,虚实阴阳,全现于脉,医以三指测之,求其胸中了指下明,戛戛乎难之矣。西晋叔和氏,所著《脉经》,可谓承先启后,奈高阳生舛讹湮锢,脉义反晦。惟吾师士翁,以旷世奇才,成一代大儒。年十二,试辄冠军,观场者九。副车者再,遇太夫人疾,因事灵兰,学博道精,悟入玄妙,弹指间使沉疴顿起,遍地阳春。其应运而生也,殆非偶然。所著二十种,皆发前人之未备,及《正眼》一书,尤字字为轩岐印泥,言言开后学聋聩。卿胤立雪师门,尝窃绪余,以征指下,心手相得,如桴应鼓,乃知是书一出,脉理昭然,吾师不独嘘枯当世,实振铎千秋,奈两楹既梦之后,原板散废,四方射利之徒,窃名翻刻者,皆词意颠倒,尽失本义。忆吾师瞑目时,犹呼余辈致嘱曰:吾四十年来撰述虽多,然问心自慊者,惟《正眼》一书。余与尤子生州、郑子介山,夙负嘱言,疚心良切。今庚子秋,复梓原本,共襄厥成,庶几慰吾师在天之灵,后学有遵途之适矣。

顺治庚子仲秋门人秦卿胤古怀氏拜述

卷一

脉之名义

《内经》曰:“人受气于谷。谷入于胃,以传于肺;五脏六腑,皆以受气;清者为营,浊者为卫;营行脉中,卫行脉外。”

(此明胃气为脉道之根,脏腑之本,气血之所由出也。凡人之生,皆受气于谷,万物资生之本也。凡谷之入,必先至于胃,万物归土之义也。坤土不敢自专,精微上输于肺,盖地道卑而上行也。肺为乾金,所受精微,下溉脏腑,盖天道下济而光明也。金土互输,地天交泰,清而上升者为营血,阴生于阳也;浊而下降者为卫气,阳根于阴也。营血为阴,故行脉中;卫气为阳,故行脉外也。)

【按】审病察脉,以决死生,非指下了然,将安所凭借乎!深慨世医不知脉为何物。若以为气乎,而气为卫,卫行脉外,则知非气矣。若以为血乎,而血为营,营行脉中,则知非血矣。若以为经隧乎,而经隧实繁,则知非经隧矣。然则脉果何物耶?余尝于此深思,久而始悟其微。古之脉字,从血从𠂢,谓气血流行,各有分派而寻经络也。今之脉字,从肉从永,谓胃主肌肉,气血资生而永其天年也。夫人之生,惟是精与神而已。精气即血气,而神则难见也。人非是神,无以主宰血气,保合太和,流行三焦,灌溉百骸,故脉非他,即神之别名也。神超乎气血之先,为气血之根蒂,善乎华元化曰:“脉者,气血之先也”,气血之先,非神而何!然神根据于气,气根据于血,血资于谷,谷本于胃,所以古之论脉者云:“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。”东垣亦曰:“脉贵有神,正指胃气言也。”是知谷气充则血旺,血旺则气强,气强则神昌,神之昌与否,皆以脉为征兆。故脉也者,实气血之先也。先也者,主宰乎气血之神也。脉即神之别名,此千古未剖之疑义也,特表而出之。

气口独以为五脏主

黄帝问曰:“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?”岐伯曰:“胃者,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。五味入口,藏于胃,以养五脏气。气口,太阴也。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,皆出于胃,变见于气口。”

(气口者,六部之总称,非专指右关之前也。

【按】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云:“食气入胃,经气归于肺。肺朝百脉,气归于权衡。权衡以平,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”由是知气口即寸口也。曰变见者,饮食所变之精微,皆显见于手太阴之气口,而阴阳盛衰之象,莫不从此见矣。吴草庐曰:“两手寸部俱名为气口,不仅言右寸肺脉为气口者也。”)

《难经》曰:“‘十二经皆有动脉,独取寸口何谓也?’扁鹊曰:‘寸口者,脉之大会,手太阴之动脉也。’”

(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,位处至高,受百脉之朝会,布一身之阴阳,故经曰,“脏真高于肺,以行营卫阴阳”者是也。是以十二经皆有动脉,独取肺家一经之动脉,可以见五脏六腑强弱吉凶之征兆也。)

脉辨至数

《内经》曰:“人一呼脉再动,一吸脉亦再动,呼吸定息脉五动,闰以太息,命曰平人。

(出气曰呼,入气曰吸。一呼一吸,谓之一息。动,至也。再动,再至也。常人之脉,一呼两至,一吸亦两至。呼吸定息,谓一息将尽,而换息未起之际,脉又一至,故曰五动。闰,余也,犹闰月之义。言平和之脉,若得五动,即太过矣;惟当太息之际,亦为平脉,何也?凡人之呼吸,三息后必闰以一息之长,五息再闰,谓之太息。故曰‘闰以太息’,乃应历家三岁一闰、五岁再闰之数也。此即平人不病之常度。然则总计定息太息之间,大约一息脉当六至,故《五十营篇》曰,‘呼吸定息,脉行六寸’,乃合一至一寸也。呼吸脉行丈尺,凡昼夜五十度,合一万三千五百息,五十营气脉之数,以应周天二十八宿。人之经脉十二,左右相同,则为二十四脉。加以跷脉二,任、督脉二,共二十八脉,周身十六丈二尺,以分昼夜也。是为常度。使五十营之数,常周备无失,则寿亦无穷,故得尽天地之寿矣。周行八百一十丈,昼夜五十营之总数也。)

一呼脉一动,一吸脉一动,曰少气。

(一呼一吸,脉各一动,则一息二至,减于常人之半,脉之迟者也。迟主阴寒,阳气衰微也,故曰少气。《十四难》谓之离经脉。)

一呼脉三动,一吸脉三动而躁,尺热,曰病温;尺不热,脉滑曰病风,脉涩曰痹。

(若不因定息太息,而呼吸各三动,是一息六至矣。《难经》亦曰‘离经’。躁者;急疾之谓,阳盛阴衰,热之象也。尺热,言尺后近臂有热,则必通身皆热。脉来数躁,而身有热,故知其病温。数滑而尺不热,阳邪内盛,当病内风。若使外感于风,宁有尺不热之理乎!滑,不涩也。涩,不滑也。滑为血实气壅,涩为气滞血少,故当病痹。)

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。脉绝不至曰死。乍疏乍数曰死。

(一呼四动,则一息八至矣,而况以上乎。《难经》谓之夺精。四至曰脱精,五至曰死,六至曰命尽。是皆一呼四至以上也,故死。脉绝不至,则元气已竭。乍疏乍数,则阴阳败乱无主。三脉若见,不死安待。)

日夜五十营

《内经》曰:“一日一夜五十营,以营五脏之精,不应数者,命曰狂生。

(营,运也。经脉营运于身,一日一夜凡五十周,以营五脏之精气。夫周身上下前后左右,凡二十八脉,其长十六丈二尺。人之宗气,积于胸中,主呼吸而行经隧。一呼气行三寸,一吸气行三寸,呼吸定息,气行六寸。以一息六寸推之,则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,通计五十周于身,则脉行八百一十丈。其有太过不及而不应此数者,名曰狂生。狂者,妄也,言幸而生也。)

所谓五十营者,五脏皆受气,持其寸口,数其至也。

(五十营者,五脏所受之气也。持,诊也。但诊寸口而数其至,则脏腑之衰旺可知也。)

五十动而不一代者,五脏皆受气。

(代者,止而复来也。盖脏有所损,则气有所亏,故不能营运也。若五十动而无止者,则终无止矣。五脏之气皆足,和平之脉也。)

四十动而一代者,一脏无气。

(《难经》曰:‘吸者随阴入,呼者因阳出。今吸不能至肾,至肝而还,故知一脏无气者,肾气先尽也。’然则五脏和者气脉长,五脏病者气脉短。观此一脏无气,必先乎肾,如下文所谓二脏、三脏、四脏、五脏者,皆当自远而近,以次而短,则由肾及肝,由肝及脾,由脾及心,由心及肺。凡病将危者,必气促似喘,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,盖其真阴绝于下,孤阳浮于上,此气短之极也。庸工于此而尚欲平之散之,未有不随扑而灭者,良可悲也。夫人之生死由乎气,气之聚散由乎阴,而残喘得以尚延者,赖一线之气未绝耳。此脏气之不可不察也如此。)

三十动而一代者,二脏无气;二十动一代者,三脏无气;十动一代者,四脏无气;不满十动一代者,五脏无气。予之短期,要在终始。

(予,犹与也。短期,死期也。言死期已近也。终始者,十二经各有绝气先见,是名为始也。详见《灵枢·经脉篇》。)

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,以为常也,以知五脏之期。予之短期者,乍数乍疏也。”

(以为常者,无病之常脉也。因此可以知五脏之气。若欲决其死期,则在乍数乍疏也。不满十至而代,则乍数乍疏矣。非代脉之外。别有乍数乍疏也。)

❤点击打赏❤如果您喜欢本站资源,请扫码赞助一点点支持我们,以确保本站资源能够更长久,更丰富的给您带来服务。站长在此多谢各位朋友!
诊家正眼:[明] 李中梓-简易诗书
诊家正眼:[明] 李中梓-中医经典古籍脉诊传世著作
此内容为付费阅读,请付费后查看
阅光35
限时特惠
阅光52
立即购买
您当前未登录!建议登陆后购买,可保存购买订单
代找各类电子书
电子书格式转换
书籍扫描成pdf电子书
诗词定制
拆字解字
【作者简介】: 李中梓,字士材,号念莪,又号荩凡居士。华亭惠南镇(今上海市松江)人,为明代著名医家,一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,兼取众家之长,其论述医理,颇能深入浅出。所著诸书,多通俗易懂,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做出较大贡献,著有《内经知要》、《医宗必读》等。李中梓出生于书香门弟,父亲是万历已丑进士。中梓幼年擅长于文学、兵法,但屡试不第,加之体弱多病,乃弃儒学医。他悉心钻研“金元四大家”的著作,深得其中精要,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,成为一代名医。
付费阅读
已售 794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64赞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